佐諾的夏天

3 / 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2940976
  • 出版日期:2014/12/05
佐諾是個活潑調皮的排灣族小男孩,他最怕的就是藤條。身為家中長子,佐諾常被kama(爸爸)和ina(媽媽)交代許多重責大任,例如:幫忙照顧弟、妹和放牛吃草……。儘管生活事務繁忙,但對佐諾來說,玩才是每天最重要的工作,於是,調皮的和表哥爬到樹上大小便;聽說南灣有鯨魚,就大老遠騎腳踏車去看海;應該要放牛找草吃卻偷偷溜去河邊玩。直到回家的路上才想到可能會有的後果,懷著不安的心情,遠遠就可看到拿著藤條的kama和ina等候在家門口……。讓我們跟著佐諾,一起經歷這一年夏天發生的難忘記憶。 ★ 特別推薦 閱讀佐諾的故事,讓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大自然像是他的鄰人與親友。 ──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游珮芸 淡淡的字裡行間讓人感受其間的親情、同儕的歡樂與手足之情。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文德 當我闔起《佐諾的夏天》時……那來自半島夏天的記憶,味道越來越來濃烈。 ──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蔡政良 這篇小說的文字讀起來栩栩如生,牡丹部落小孩生活的點滴,彷彿就在眼前。 ──台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張臺隆 讓牡丹兒童透過故事,輕鬆但深刻的暸解自己的部落。 ──台南市下營國小退休校長 許玉蘭 嗨!讓佐諾告訴您50年前台灣最南端牡丹部落的夏天發生過甚麼事。跟著佐諾去冒險吧! ──屏東縣石門國小校長 謝郁如 ★ 本書特色 1.以平易近人的小說體裁寫成,在詼諧幽默的語句以及故事橋段中,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使台灣早期部落的變遷與發展,能夠受到廣大民眾的注意。 2.小說中的每一個章節皆收錄有牡丹部落的歌謠,並且錄製成CD,讀者不但可以由小說文字讀部落,更可由歌謠接近部落。 3.內容經歷兩年的收集,多達六十多個故事,作者再從這些故事中篩選可以作為小說的題材。小說在書寫鋪陳中多有史料的考據與收集,且故事內容強調真實性,多是採集自耆老們兒時的記憶。 ★ 內文試閱 後記: 這是描述民國三十年代到六十年間牡丹部落所發生的真實事件。透過小說人物佐諾的經歷,串聯當時社會各面向正在經歷的改變。也可看見牡丹部落,在面對大環境的變更時,如何透過農作來維持生存。當然,小說也描繪牡丹水庫底下,族人當時傳統領域的土地及水田種作的景象與生活相貌。 書寫《佐諾的夏天》小說動機,我是從多元的意義下進行:1.此小說主構思為描述牡丹部落早年來的變遷與持續,透過小說的內容呈現方式,來有效突破社會階級的隔閡,傳達至每個層級。2.小說是針對青少年所出版的,使不同階段的學生也能認識牡丹部落所發生的各種經歷。3.小說中的每一個章節皆有出現牡丹部落的歌謠,並且錄製成CD,加深讀者對牡丹部落的認識,使小說意義上明顯與其他小說產生區別性。4.小說的內容,是我在牡丹部落田調時所採集的故事。這些內容經歷兩年的收集後多達六十多個故事,再從這些故事中篩選可以作為小說的題材。而這些故事除了可以串聯成牡丹部落的歷史外,更多是耆老們兒時的記憶,透過這些有笑聲、有淚水的回憶,可以讓現今的原住民兒童了解祖父母年代,所發生過的事情,更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5.小說強調故事的真實性,故在書寫鋪陳上利用文獻與史料作為背景考據,在意義上講究文化的專業與真實生活的呈現。 本計畫在二○一三年開始運作,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