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淘金熱:The Fifth Innovation
The Fifth Innovation! 21世紀最讚的產業──文創,一個點子就可改變全世界! 逢甲大學 副董事長 台灣社會學泰斗 高承恕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局長 張壯謀 台灣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 前院長暨特聘教授 盧希鵬等 專文推薦 繼農業、工業、資訊、數位網路革命之後 產業史上能量最強、範圍最廣的「第五波:創意革命」 一場「革新」浪潮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全球! 「設計不等於文創」,打造「商品化創意」才是真骨頂 同時創造財富、價值與獨占市場的破壞力 帶你徹底解碼創意經濟成功背後的絕對法則 一談到文創,你和你身邊的人一定都很疑惑: 文創產業,如何獲利? 有創意與社群行銷就能成功嗎? 賺錢的好點子要去哪裡找? 作者獨創T-P-C-N 文創矩陣攻略,帶你看出自己的文創優勢。 傳統VS流行VS現代VS利基,選出適合你的文創模式與行銷獲利。 文創不再只是文化創意,更要文化創鑫! 創造財富、價值與獨占市場的破壞力──即將引爆全球的第五波產業革命! 抓準流行x貼近生活x再加上一個好點子 馬上定義你的創意產品 找出特色企業發展模式 深耕文化消費族群,現在就開始---帶動社群、風靡世界! ★內文試閱: 第十章:整合力 (Integration) ,C-N策略:文化與創意融合之道 在T-P-C-N的四大文化產業的分類中,充滿原創特性,並且能隨著時間累積文化特色所形成的區域和地方文化,稱之為「傳統文化」;能在一定時間內,跨越原有的地域和文化領域,迅速的產生一種複製的普及現象,定義為「流行」文化;能夠隨著時空演變,將原有的原創特性或功能訴求,配合大眾社會及市場進行改變,稱之為「現代文化」。 以產業經營的觀點,流行文化產業雖具備短期間市場的爆發力,卻未必能產生持續根本的影響;熱潮過後,往往雲淡風輕;流行浪潮上的明星和作品,可能瞬息成為昨日黃花。產業投資和經營,最需重視的是;Time-To-Market── 商業化的程序和時間,爭取快速的影響和投資回報。相對於流行,現代文化產業,講究的是動態的、因應市場的表現方式,也可以是傳統文化特質經由訴求改變,形成新傳統的程序。因此,現代文化產業講究的是長期的經營,表現力呈現的文化特質和產業經營型態會逐漸形成差異,這將體現在品牌的創造和經營上。 結合流行產業的爆發力和普及特性,及現代產業的持續性和表現特質,文化產品具有持續商機,足以形成規模產業的,經T-P-C-N歸納為「利基文化」。利基文化形成產業的過程,需要培養跨產業應用的整合能力,才能形成長久經營的產業。以風靡全球的手機遊戲App「憤怒鳥」為例,短時間形成流行,蛋遊戲熱潮過後,新的「炸糖果」(Candy Crush) App,立刻取而代之。但是,Rovio Mobile公司除了持續加強遊戲的內容,也從遊戲發展成娛樂產業,建立如迪士尼樂園的「憤怒鳥樂園」。這就是從流行中擷取現代需求,形成的產業整合的最佳例證。根據T-P-C-N的應用策略,「憤怒鳥」比起「炸糖果」,更具有品牌辨識度和差異化條件,也更具有利基產業的發展基礎。 哈利波特與魔戒的異想世界─新神話創造心靈出口 歷史是孕育文化的搖籃。一般來說,人類活動歷程的記錄可以解釋的叫做歷史,無法合理解釋的就被稱作是神話。歷史,小到衣著服飾,大到國家種族的爭戰分合,記載了現代社會的來源及過程;神話與傳說,彌補了歷史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