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LED產業發展仍有待撥雲見日
<內容簡介> 過去十幾年來,投入OLED製造的廠商以日本、韓國、台灣為主,而中國則在近2年開始積極投入。全球OLED產業發展至今,除了Samsung Display在2007年成為全球第一家量產AMOLED手機面板的工廠,並以中小尺寸作為AMOLED主要發展重點,目前佔AMOLED手機市場9成以上的市佔率;而LG Display也開始投入大尺寸AMOLED面板市場,並積極布局在OLED專利收購。 至於台灣廠商友達光電雖然在2005年正式量產第一片AMOLED面板,由於投入資金龐大且一直沒有獲利來源,2006年便開始減緩OLED產品研發,直到2008年底重新啟動AMOLED研發計劃。在中國方面,相較於日本、韓國、台灣等廠商,直到2009年才正式起步,顯然是慢了好幾年;但AMOLED是中國高度關注的產業,因此投入的資金與資源都不輸給其他國家。 儘管如此,台灣與中國廠商在缺乏OLED材料與設備的自主性及專利防護網的情況之下,就算克服量產良率,也將會面臨到日、韓系OLED廠商的專利攻防戰,未來兩岸OLED產業如何穩定發展,將會是未來需要集思廣益的課題。 ★目錄: 第一章 CES 2013揭露顯示及觸控技術未來趨勢 一.次世代顯示面板技術為CES 2013展匯聚的新焦點 二.面板技術仍為品牌大廠提高產品差異化的籌碼 三.觸控介面技術更加直覺、人性化 第二章 探討透明顯示技術應用與市場商機 一.透明顯示技術正悄悄地進入生活周遭 二.終端客戶對透明顯示技術依舊持續關注 三.全球面板廠正積極發展透明顯示技術 第三章 從日韓AMOLED發展藍圖看台灣廠商發展趨勢 一.AMOLED面板競賽正進入400ppi高門檻 二.全球AMOLED大廠已取得可撓式技術入場券 三.台灣廠商需在量產AMOLED與可撓式技術兩者並行 第四章 台灣AMOLED技術人才流失並非影響產業未來發展關鍵 一.OLED Display的發展歷程 二.全球AMOLED產業鏈發展 三.台灣AMOLED發展地位 第五章 液晶與AMOLED,中國高世代面板廠商該如何抉擇? 一.液晶與AMOLED市場發展趨勢 二.面板龍頭廠商布局與策略分析 三.中國高世代面板產線方向選擇分析 四.中國高世代面板產線發展路徑選擇 圖目錄 圖1.1 LG與Samsung分別發表「世界首款」的曲面AMOLED TV 圖1.2 Samsung自信滿滿地發表展示可撓式AMOLED面板Youm 圖1.3 TV、手機與平板機等均往大尺寸、高解析度規格趨勢發展 圖1.4 2013年5吋以上Full HD螢幕手機可望有1億支規模 圖1.5 可撓式AMOLED的優勢為可捲曲性、更輕薄化 圖1.6 可撓式AMOLED面板需能夠耐彎折達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