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猴子不需要戴眼鏡?街頭智慧與讀書智慧的思考術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8934856
  • 出版日期:2013/12/27

你是戴著眼鏡的猴子?還是偽裝成猴子的人類? 真正有說服力的,不是數據、不是報表,而是訊息! 人跟猴子最大的差別,在於人類發明了學校 從此,人類的學習,開始與現實脫節。戴眼鏡的人類,有了讀書智慧,不戴眼鏡的猴子,就發展出了街頭智慧。街頭智慧很重要,可惜學校沒有教。 抱歉,我們真的都是一群不正常的人.... 許多能在集團內晉升到決策階層,是社會中前1%的菁英,是不正常的人,但是這個社會,卻是由另外99%正常人所組成的……菁英,無法了解正常人在想什麼? 人類愛調查,猴子善觀察 菁英為什麼不正常,因為他們理智與愛看書。也可以開玩笑地說,消費者多半是猴子,而菁英是進化的人類。人類與猴子最大的差異是,人類發明了文字與資料,但是文字與書記錄的是過去的事,於是,書讀多了,就會忘記對現實社會的觀察。 高階主管都是進化的人類,脫離真實世界很久了,企業的決策多半是由一群離客戶很遠的高階主管,關在會議室中,看著幕僚準備的數據,就討論出來了。 猴子不戴眼鏡,就有了周邊視野 人類喜歡聚焦細節,所以發明眼鏡;猴子不戴眼鏡,就有了周邊視野。 原來,企業除了要有方向的聚焦細節,也需要開闊視野的廣度。當獵物出現時,聚焦,專心獵取獵物;當看不見獵物時,廣度,反而能發現獵物與防止自己被吃掉。 創新,來自於周邊視野,把眼鏡拿掉吧! 一般資料所分析記錄的,多半是細節,而忽略掉邊緣地帶的廣度。 但是邊緣地帶多半是破壞性創新產生的地方,一旦邊緣變核心,一切都來不及了。 人類愛看書,猴子善觀察…,如果你天生是猴子,就要多學學人;如果你本來就是人,不妨多學學猴子,或許有所突破。 ★名人推薦: 推薦人: 王文華╱知名作家 吳寶春╱麥方店 創辦人 陳國華╱知名音樂製作人 葉匡時╱交通部長 戴勝益╱王品集團董事長 ‧摘文 人類愛讀書,猴子善觀察-─猴子需要大數據 (人類與猴子最大的差別,在於人類發明了數字,後來證明人類果然很像猴子,因為大家的數學都不好。) 有人說,人與猴子最大的差別,在於人類發明了數字。學校是一個將猴子訓練成人類的地方,因為我們教數學。不過一旦畢業,人類就會逐漸忘記數學,而愈來愈像猴子。 所以,在一個企業裡,低階與中階的年輕管理者因為剛畢業,懂得數字管理;許多高階主管因為離開學校太久,行為比較像猴子,聽不太懂人類的數學語言。不過,這些猴子們一直想進修、想進化成人類,但他們始終沒有真正地了解數字系統;結果,這群猴子在看數字時,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實,猴子沒有什麼不好,只是在學習數字的同時,不要忘記猴子的本性。 首先,人類習慣看報表,而猴子喜歡直接觀察行為。這些猴子一旦開始學習看報表,就忘了觀察行為。像是學校的教學評量分數都很高,但是學生上課還是睡覺;餐廳的滿意度很高,但是客戶從此不再來交易。評量分數與滿意度是一種報表,但是如果要知道事實,應該直接去觀察行為。 其次,人類習慣結構的資訊,而猴子只有混亂的訊息。當猴子太在乎報表,就忽略了真正有說服力的,其實還是訊息。這個道理很簡單,慈禧太后比較相信奏摺,還是太監小李子的訊息?原來,慈禧太后也是隻猴子。 人類讀的資訊,通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