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作者的心目中,骨董不應是藏在深宮大院的收藏品,而該是融入生活中的文物。 有許多古董高貴不貴,是一般人都可享受到的美學生活。 本書記錄了作者多年來古董文物的收藏歷程,其收藏態度是兼具實用與欣賞的興味,故也是生活化的。 其內容並非一般題材嚴肅的古董鑑定、古董通史或市場行情,也就是說,這不是一本專業性的古董參考書;作者著重的是其多年來的收藏經驗,及與行家、店家交手、交往的種種點滴,當然,也介紹了他本身收藏的各種骨董。 古董商與收藏家彼此間像朋友但又各懷鬼胎,且角色常互換,常常古董商既是商人也是收藏家,收藏家也常私下交易,搖身一變成為古董商人,臺灣有很多古董店就是收藏家開的。 每一個物件的製作與流傳,常隱含不少家族的興衰榮辱。所以在古董的世界裡,不只涉及器物本身的品相與歷史,也有很多相關的人與事,以及尋寶過程之樂事。 閱讀本書,您彷彿跟著作者進行一趟古董之旅、享受尋寶之趣,能夠學習如何欣賞古物,獲得與古董相關的知識,並且一窺古董店神秘的面貌。 骨董收藏既是品味的表徵,也具有一種形上的象徵意義,那是文化的傳承與延續,是人類文明中最美好的一部份。 ★目錄: 自序 趙曉寧序-藝術家談古董 溫小平序-尋寶客的寶貝 1. 一柄簡練的竹雕如意 2. 令人懷念的鼓椅 3. 秀麗的酸枝圓桌小姐椅 4. 柞榛木畫桌的真假 5. 文綺典雅的古董書櫃 6. 空靈清雅的古董圈椅 7. 樹幹形紫檀筋瓶 8. 窮工殫巧的竹雕小香筒 9. 柔和的奶油燈 10. 古意精巧的木雕片 11. 溫潤如玉的黃花梨小櫃 12. 沈穩的黃花梨官皮箱 13. 雍容華貴的紫檀木 14. 沈穆之美的古董石雕 15. 溫馨宜家的古董壁爐 16. 淳樸的高古陶器 17. 樸拙的日本鐵茶壺 18. 深情的古董民藝品 19. 踩在如金銀珠寶般古董地氈上 20. 古董燈的生活美學 21. 古董的緣份 22. 三峽古董店 23. 淡水河邊的古董店 24. 深入民間的古董販子 25. 古董阿坤,一個古董業者 26. 古董美女 27. 台南尋寶記 28. 精明的大陸古董客 29. 到我家淘寶的大陸客 30. 收藏家傳奇 31. 淡水阿丁的觀點 32. 後記──力挽狂瀾的台灣古董業者的生存之道 <作者簡介> 英國里玆大學碩士。曾在工業界服務多年並兼任大學講師。 自幼喜愛提琴與古典音樂,因此拜師學習演奏、製琴與製弓,長期致力於提琴樂器的研究。 著作:提琴的秘密(城邦果實╱藝術家) 提琴之愛(大燕如果) 世界著名跳蚤市場與古董市集(藝術家) 提琴工作室裡的樂章(華滋) ★內文試閱: 24. 深入民間的古董販子 古董販子是古董的第一手買賣者,他們大多是沒有店面的古董生意人,但都有一輛小發財車供找貨與跳蚤市場擺攤之用。他們經常在外面跑貨,所以叫「販仔腳」。台灣的古董販子大多經手台灣民藝品,因為台灣民藝品產自台灣本地,不必仰賴大陸進口。古董販子是要勤於奔波的人。所謂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他必須積極主動地跑拆舊屋者及廢物回收站找貨,更有些具業務性格的古董販子,會穿梭在鄉村老屋間,積極尋求屋主讓售老傢俱舊文物。古董販子也要經常跑古董店,把貨賣出。 有些古董販子的人生目標是將來能開家古董店,只要每天坐在店裡跟人家喝茶聊天,就能輕鬆做成生意,而貨物自會有別的販子自動送上門來,從此他就不需再東奔西跑了。 有的古董販子本身就是廢棄物清理業者,有次我在善化牛墟逛舊物攤,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