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下載 App
活動
書籍
暢銷排行
最新書籍
熱門書籍
編輯嚴選
書評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Readmoo 分享書
分類總覽
科幻/奇幻小說
歐美科幻/奇幻小說
世界大戰(電影原著小說)
編輯書籍資訊
想讀
想讀
正在讀
已讀完
工具書
放棄閱讀
移出書櫃
我的評分
世界大戰(電影原著小說)
The War of the Worlds
3.3
/
3
作者:
H.G.Wells
譯者:
黛恩
出版社:
普天
語言:
繁體中文
ISBN:
9789867324467
出版日期:2005/06/21
選擇網路書店
PChome 24h書店
小說
2015
科幻
科幻創作
完讀書評
1
劃線註記
0
書評
註記
tglin
寫了書評。
不是一個好譯本的《世界大戰》……
TG 很早就聽過這部威爾斯的小說《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s)》,因為每回介紹到西方科幻小說發展史中,一定都會提到它;其實本書有另外一種中譯書名,應該是作《火星人入侵》。前一陣子 TG 上圖書館借書時,不經意地見到這本 2005 年的「普天出版社」中譯版本,譯者為「黛恩」。在 aNobii 上似乎可以查到,由同一位中譯者的名字,應該可以確定本書原先的書名為過去的《火星人入侵》,因著好萊塢同名電影的播放,於是出版社又改回了原名。 以前 TG 也讀過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的另一本著名科幻小說《時間機器》,連同這本《世界大戰》,看得出威爾斯的寫作風格,和現在通行小說的內容比較起來,威爾斯的文風的確「穩重」許多。《世界大戰》也和《時間機器》一樣,在故事中常常出現帶有某種歷史或生物演化上的「比對」,藉以喻比和引發省思的橋段。《世界大戰》(英文書名中的世界「Worlds」為複數型態,代表「火星」和「地球」兩個世界的戰爭)的主要故事背景,是外型類似章魚般的火星人,挾著他們的高科技來到地球,並四處屠殺與獵食人類,打算將此作為他們的殖民地;人類的軍隊英勇地抵抗,但科技和火力明顯地落居下方。本書以兩位人物的經歷為主軸,即「主角」和「主角的弟弟」,他們在英國的不列顛島上,一北一南地逃亡,各自描述在途中所見所聞的各種難民驚慌與敵人接觸的情況。就在倫敦即將被攻陷之際,火星人突然離奇地死亡——原來他們的身體無法抵抗地球的細菌,入侵者全部死亡,地球的危機也因而解除。 以今天人們早已被各種歐美科幻影視給填胞胃口的情況之下,威爾斯的《世界大戰》的故事似乎並不顯特別。但回想到本書的著作年代(廿世紀初),TG 相信這篇故事帶給人們的新奇感應該是相當強烈的。當時的科技工程中,飛行器具仍處於萌芽的階段,因此火星人的科技設定也恰好只比當時的地球人高出一點點(能夠發射載人圓筒穿越太空,並安全地降落地球,加上少量的飛行器具),基本上也是以陸軍和海軍來攻擊地球人。而囿於當時對天文學的知識,威爾斯雖然已經描述火星重力較地球低,以致火星人在地球這種「高重力」環境的行動遲緩的情況,但火星有大氣、火星有生物文明這兩項,無疑地和現代知識是不能夠吻合的。(TG 尚未見過新拍的好萊塢電影,但想必這些因過去知識受限而作的錯誤設定,現在應該都被修改或自圓其說掉了吧……)有時候覺得,科幻小說(或更廣義的「科幻創作」)的內容設定太具「時代性」了,後來人們佔了知識累積的高度,常回頭發覺過去故事裡的「基本錯誤」。 當然,TG 並不是要據此來貶低過去科幻故事的設定,這是一種不可取的狂傲態度。回歸十九、二十世紀之間的歐洲社會背景,正如《時間機器》中所提到的「社會階級」,這部《世界大戰》在作者當年所欲套用的現實比擬,TG 認為正是歐洲的海外殖民現象。歐洲列強在十九世紀,以相對的堅船利砲向外瘋狂地攫取海外殖民地,自信滿滿,鄙視海外地區的原住民;這些狂傲的想法,在《世界大戰》裡頭已經是「明示」而非「暗喻」。如果我們願意回歸到廿世紀初的現實社會背景,威爾斯的《世界大戰》便是藉本書,來批判英國海外殖民的行為——只不過,這一回「加害者」成了「受害者」,英國人受到擁有更高科技的火星人的大屠殺。雖然最後的結局依舊是好的(莫非激發威爾斯在此的點子,是來自於英國人來到亞洲時所感染的「瘧疾」?),但家園已經殘破不堪,浩劫的餘悸猶存,可以讓人反省殖民者對原住民所造成的傷害。 至於 TG 對本書劇情安排的「不滿」之處,或許可歸於自己對於不列顛島地理的「毫無情感」所致。本書描寫到主角和主角的弟弟逃亡過程中,出現了太多太多「地名」了。「地名過多」絕不是問題,問題是這些地名在故事中所扮演的作用,是作為不具特色的名字罷了呢,還是情節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很明顯地,《世界大戰》中所用的正是後者。如果想更融入《世界大戰》中的這兩段情節,讀者就該對這些地名有基本的認識;但 TG 閤上本書,除了「倫敦」和「泰晤士河」之外,竟然想不起太多裡頭所出現的地名。所以,TG 會把本書或多或少地歸於「英國本土小說」的一種子類別。 TG 在閱讀這部小說時,偶爾對故事裡的許多背景設定感到懷疑︰究竟是原文如此,還是譯者的偷懶?比如在故事一開頭,TG 就非常想知道故事所發生的時間年代,於是到「古騰堡計劃」下載了本書的英文版,便立即確定了一件事︰這本「普天版」絕對是個差勁的譯本。舉原書的第一句作為例子就可以看出︰ No one would have believed in the last year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at this world was being watched keenly and closely by intelligences greater than man's and yet as mortal as his own... 而中譯本則居然將這一段原文譯作︰「沒有人會相信,我們正被一種比人類更為先進的智慧生命所注視者……」 所以,原文開宗明義所寫的「十九世紀的最後一年」,就這麼無聲無息地被譯者給「消滅」掉了。 因此,TG 藉由故事的情節與自己先前對作者的概念所猜測出來的東西,其實英文版從一開頭就明白告訴讀者了。 TG 已經無力(也沒有時間)再一一糾出這個中譯本還有多少這類型的「嚴重刪改」或「用詞不精」的錯誤,也不曉得譯者和出版社對於本書製作上的態度為何。只能確定一件事,如果要拿著這個譯本來評論 H.G. 威爾斯的作品細節,絕對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話說回來,TG 在前一節中所提到的許多逃亡路線問題,究竟是威爾斯本人原本就「不體貼外國讀者」,還是譯者的刪改所致,那就有待未來有更好的譯本(或者哪天 TG 時間多到用不完,自行閱讀英文版)才能有答案吧。 (發表於 2010.3.12)
讚
回應
分享
作者簡介
H.G.Wells
作者其他作品
出版社簡介
普天
出版社作品
相關書單
書單
新增書單
在
10
人的書櫃中
個人
個人書櫃
關注動態
書單
書評
瀏覽
書籍
熱門書籍
最新書籍
編輯嚴選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網站導覽
買書
看書
閱讀最前線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登出
×
活動開催中!
Readmoo 祝您猴年行大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