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訓練員工,你就不用自己做到死!TOYOTA的人才培育力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3313069
TOYOTA到底「強」在哪裡? 生產體系?品牌力?技術力?銷售力? 其實能夠自我思考的「人才力」才是勝過一切! TOYOTA的「5S」、「改善(構成TOYOTA生產方式核心的思維)」、「TOYOTA解決問題8步驟」、「Just In Time」……等,都是公司為了因應「培育現場人才」而訂定的規則。本書將把這樣的管理方法、手段,介紹給一般的上班族讀者,讓想要在工作上更上一層樓的人,也都能將管理的規則&自我啟發的的技巧,運用在自己的工作上,以期達到最佳的工作效率與狀態! ★內文試閱: CHAPTER1 人才養成 TOYOTA的思維 LECTURE01 不需要魅力超凡的大師。 作業現場的員工就是領導者! POINT TOYOTA沒有絕對的“大師級人物”。取而代之的是眾多在一線現場引領部下前進的領導者。 員工就像是家人。所以要以長遠的眼光予以栽培 重視人才培育甚於一切深深烙印在TOYOTA的DNA之中。 1935年,TOYOTA集團創辦人豐田佐吉(1867~1930年)逝世5週年忌日時制定的豐田綱領中有這樣一條。 「發揮溫情友愛的精神,振興家庭式良好風習」 意思就是員工有如家人;對身邊的人懷抱友愛精神,建立家庭式的團隊合作很重要。 TOYOTA具有珍惜員工如親人般的傳統。 傳聞豐田佐吉經常如口頭禪似的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 「像日本這樣的貧窮國家,勞工和資本家若不能齊心奮鬥便贏不了外國。」 豐田佐吉創業時的日本正值貧困年代。若不能像一家人那樣團結一致就無法與外國企業並肩而行。 進入1960年代,TOYOTA還只是一家位於地方型都市的中小企業。1963年,位在愛知縣豐田市的TOYOTA工廠為大量生產汽車,錄用眾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國高中畢業青年。 不過在當時,一介地方型都市的豐田市並沒有足以容納這麼多人的完善環境。於是TOYOTA開辦了超級市場、托兒所、單身宿舍這類設施。簡直就是「企業造鎮」,這麼說一點也不為過。 當時的經營群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是在照管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父母心中的心肝寶貝,不能用完即丟,讓他們流落街頭。 因此把員工當「家人」來照顧,建置一個讓人安心工作、生活便利的完善環境。 這樣的歷史成為現在TOYOTA「大家庭主義」文化的根基,並由此生成「以長遠的眼光培育人才」這樣的企業風土。 因此,在TOYOTA不以一時的結果來評斷一個人,而是長期慢慢培養員工的能力。 這樣的思維在成果主義、個人主義日趨惡化社會中,或許有人會覺得落伍了。 然而,如此重視人才培育的TOYOTA逐漸茁壯成為代表日本的製造業,銷售台數和獲利持續成長乃不爭的事實。 TOYOTA不依賴魅力超凡者 在TOYOTA,不把員工看作「花費(人事費、費用)」,而看作是「人財」。 不會因為一個人是社長就認為很了不起,或因為是現場作業員就小看他。 考慮的總是「任務分擔」,而不是「上下關係」。 要是製造出瑕疵品被客人投訴,一切便付諸東流。社長要盡到社長的職責,現場作業員要盡到作業員的職責。唯有每個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將優良商品送到客人手中。 OJT SOLUTIONS的執行董事海稻良光表示:「正因為立基於大家庭主義、任務分擔這樣的風土,才會形成所有員工皆能獨當一面作主角的氛圍。」 「TOYOTA沒有至高無上、具有超凡魅力的人物。儘管有像蘋果公司的史蒂夫.賈伯斯、微軟的比爾.蓋茲之類被譽為大師的創辦人,但並沒有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