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看得懂、找得到、吸引購買的商品陳列法
<內容簡介> 要讓顧客出手消費的不二法門,最基本得讓顧客「看得懂」店家有什麼商品,並「找得到」要買的商品在哪裡,進一步還能刺激顧客產生購買欲;而幫助商家與顧客溝通、傳遞訊息的最直接「語言」,正是商品的「陳列」! 【一間店面、一批商品、幾個櫃子或架子,有了這些素材後,要怎麼擺,才會讓店面變身為成功的高營收賣場呢?!】 商品量該擺多少才叫剛剛好?採用具有提案性的「展示」方式比較好,還是整齊地排排站「陳列」比較好?台子、架子、層櫃……哪種陳列器具才合用?正面陳列、側面陳列、堆量陳列、前進陳列……各種陳列手法,哪一種最有效率?商品賣不好時就減少陳列,暢銷時就拚命陳列對嗎?……※※ 其實,商品的陳列並非死守固定的規則即可,而必須「視情況」隨時彈性地調整,也就是先掌握最基本的陳列概念,有了大致底定的模樣後,再根據各種時節與商家需求活用賣場空間。 所謂「陳列」,大至整體空間配置、小至宣傳標語的使用,都是需要留意及規劃的範圍。乍看之下可使用的方法似乎過於千變萬化,不易判斷,其實卻有其規則可循。本書中,以九個章節分別陳述99個陳列法則,包括最初時如何掌握「整體賣場」、商品在「陳列」上的觀念與手法、商品如何「展示」的觀念與手法等層面,更重要在最後講述了如何「診斷」賣場狀況的方法,利於具體活用。 只要掌握了基準概念與清楚的手法,就能創造出高效益的人氣店家! <作者簡介> 福田博英(Fukuda Hirohide) 一九六七年畢業於文化服裝學院。現任Mind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Something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文化服裝學院講師、文化流行研究所講師等。 曾任西武百貨公司澀谷店銷售部的商品陳列組長,以銷售企劃師的身分到各個百貨公司、專賣店、量販店等進行銷售企劃、販賣人員的商品視覺化策略指導。 主要著作有《賣場規劃的基礎》(公開經營指導協會)、《賣場規劃展示》(Channeler出版社)、《圖解商品陳列的基礎》(Footwork出版社)等,除此之外也為多本業界雜誌執筆撰文。 社團法人日本陳列設計協會正式會員、日本商品視覺化策略協會正式會員。 譯者:林詠純 台北人。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學士,日本九州大學藝術工學府碩士,視日本福岡為第二故鄉。讀研究所時曾聽老師說過,賣場賣的不只是商品,也賣故事和夢想,從此愛上逛日本的大小店家。現為日文譯者,認真對待經手的每個文字,期許自己更上層樓。譯有《看懂外匯就能掌握經濟脈動》(楓樹林出版社)。 <推薦序> 商業販售的本質與關鍵,就在「商品陳列」 文◎黃世輝(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學系教授兼設計研發、數位媒體中心主任) 本書用99篇短文字搭配概念圖及照片等來解釋商品陳列設計的觀念、想法、注意事項與實務處理方式等,可以說是商品陳列設計的指引書。因為每一篇都是書本攤開後一邊文另一邊圖的形式,在閱讀上對讀者而言負擔不大,相當適合喜歡「無痛學習」的現代人。 99篇短文被歸納為9章,包括商店獲得好評的方法、活用商品陳列的方法、商品視覺化策略、商品陳列的方法、商品展示的方法、商品呈現方式與策略、陳列色彩的方法、用照明做表情的方法、商品陳列的自我診斷等。幾乎每一章都說明具體的方法,但是仍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