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才為什麼找不到好工作
<內容簡介> 雇主和求職者必看! 華頓商學院教授最實用的求職課 技能落差、產學斷鏈,問題在老闆、員工、老師,還是政府?! 頂尖人資專家從雇主、求職者、學校全面分析,讓求才者找到人才,讓好人才獲得舞台! 新鮮人:22K日難捱,企業主:38K沒人來 郭台銘:博士不該賣雞排,施振榮:不缺人才缺舞台 這看似雞生蛋、蛋生雞的爭論, 實則是人力缺口、產業空洞、失業攀高、經濟下滑的惡性循環 找出技能落差的真相,讓好人才和好工作不是平行線 人才荒?人才慌?華頓商學院提解方 企業喊找不到人才,人才卻喊高學歷、高失業, 我們花很多時間找矛頭該指向誰,但困境到底怎樣能解套? 即使是高失業率時代,往往還是聽到企業抱怨找不到人才,並把矛頭指向「技能落差」,說求職者資格不符、學校沒讓學生做好工作準備、政府沒能引進技術移民,還有就算萬事具備,求職者也不願接受公司開出的薪水。作者簡單扼要的帶我們認識:是否真的有技能落差?有多少無辜求職者,因為「關鍵字」被人資軟體過濾掉?什麼樣的訓練,才能補上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銜接?訓練到底是企業還是學校的責任?學校真的沒把學生教好? 本書作者卡貝里為華頓商學院人力資源中心主任,獲《人力資源雜誌》(HR Magazine)選為 2011 年 20 位最具影響力思想家。他詳細分析就職市場數據,調查雇主、求職者、教育機構,並訪談多位職場專家,破解了好人才找不到好工作的真相,並指出未來的解決之道: 好人才為什麼找不到好工作? ● 數據假象,蒙蔽職缺與求職者的數量 ● 錯誤觀念,以為補職缺就像換零件 ● 寧缺勿濫,企業花更長時間找人才 ● 僧多粥少,人才大材小用更加嚴重 問題在招募過程和「職訓」落差! 所以我們應該: ● 不讓甄選軟體篩掉了人才 ● 補強人力資源單位的功能 ● 整合人才養成計畫,公部門、雇主、員工共同分擔 上述種種思考挑戰,將刺激我們以全新眼光看就業現況,看出真的問題,從對的問題找到真正答案,讓求才者獲得人才,讓好人才獲得發揮舞台。 ★本書特色: 1. 全方面分析,以研究訪查呈現實況,釐清「沒人才」的迷思。 2. 跳脫人才供需兩方的面紅耳赤,讓各方認清就業市場實際面貌。 3. 融合學術與勞動力政策實務經驗,指出實用解方。 ★名人推薦: 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常務顧問 張瑞銘 丹堤咖啡副總經理 徐恆鈞 ★目錄: 推薦序 眼前一片人才新藍海! 張瑞明 作者序一 緣起:《人力資源》雜誌專欄的迴響 作者序二 給台灣讀者:找出人力與薪資平衡點 前言 為就業市場找解決之道 人才問題不是雇主想的那樣 研究好人才找不到好工作的真相 @台灣現況:人才結構問題,可以怎麼辦? Chapter 1 人才與職缺為什麼無法媒合? 數據假象,蒙蔽職缺與求職者的數量 00 錯誤觀念,以為補職缺就像換零件 00 寧缺勿濫,企業花更長時間找人才 00 僧多粥少,人才大材小用更加嚴重 00 @台灣現況:經濟復甦,卻幫不了失業 Chapter 2 到底有沒有技能落差:解構人力需求 迷思一:找不到具適當技能的人才 迷思二:找不到願意接受目前薪資水準的人才 迷思三:除了技能不足,專業知識與工作經驗也缺乏 迷思四:即使條件都具備、薪資也合理,人才還是不願接受好工作 @台灣現況:雇主認為,缺人才的確是因為缺技能 Chapter 3 職場的實況與迷思: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