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投資與品味

4 / 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6465086
  • 出版日期:2010/09/06
<內容簡介> 最近國內陸續舉辦世界名畫展,究竟他們的畫好在那裡?您知不知道投資畫作既有品味,其利潤亦以百倍計算?本書分析頂尖畫家及其作品特色,畫派、畫法、鑑賞與入門之道,可說是亂世理財致富的新選擇! 三十年前,旅日企業家邱永漢先生有心提升台灣文化素養,每月資助五千元給有潛力的畫家,當時簽約的有王藍、沈哲哉、陳輝東、趙二呆、劉奇偉、廖石珍等;後來也收藏廖繼春、席德進畫作,當時每號不過兩、三千元,如今價值何止千倍!可見藝術雖曰無價,如眼光精準,投資更易致富。行有餘力還可投入藝術基金或拍賣會,獲利更豐;每日賞玩收藏品亦令人心曠神怡,誠為養生最佳選擇。 本書介紹作者心目中的世界第一名畫,分析畫家及其作品特色,兼談畫派、畫法與鑑賞,不僅可作為入門參考書,還能提升個人文化水平與品味,更係亂世理財與投資另類指南,不可不讀。 <自序> 名畫、藝品如財神 / 楊怡祥 三十年前,家母送了一套光復書局出版、在日本印刷的「近代世界名畫全集」,給我當生日禮物,內容與印刷都非常精美,從此開啟了我對西洋繪畫的認識。 1980年代,家舅邱永漢開始資助一些台灣有潛力的畫家,每人每月固定給予五千元台幣,唯一條件是必須交出一張畫作。當時五千元約等於低階公務員一個月薪水,畫家有了固定收入,無後顧之憂,自然可專心繪製好畫。記得當時簽約畫家有王藍、沈哲哉、陳輝東、趙二呆、張杰、劉奇偉、廖石珍等約十人,每人每月皆固定送畫來家舅的事務所,我有空便去觀看,也到畫室欣賞他們作畫的情景。邱先生看我有興趣,就一一指點,說誰畫得好、值得收藏;例如當時廖繼春、席德進的畫,每號約兩、三千元,新秀沈哲哉只約一千元,他看好廖繼春與沈哲哉(1926-),收藏了不少。一九七六年還在東京幫沈哲哉開過畫展,可惜反應不理想,只好自己認購一張最大號的作品「古都佳人」;後來沈哲哉的作品果然漸受收藏家喜愛,畫價一路飆揚。 1990年代,邱先生發現旅日的中國畫家曹勇非常有潛力,就買下所有畫作,資助他赴美打天下;當時家父也選了十張,記得每號約兩千台幣。沒想到曹勇才赴美四年即打出名號,如今已成為全美最搶手的華人畫家之一,複製品一幅都要七千美元,遑論真跡。 選畫就如同買股票,要有過人眼光,作長期持有的打算,最好在尚未成名前就收藏,這樣不但可以欣賞喜歡的畫作,還能期待無心插柳柳成蔭,幾十年後的投資報酬率絕對不會比買房地產遜色,更不必負擔房屋稅、地價稅、土地增值稅、維修費、管理費與水、電、瓦斯費等,我常戲稱這就是「藝術經濟學」。 1960年代,台灣某大公司董事長赴日洽公,正好畢卡索第一次在日本開畫展,當地友人陪同參觀,由畢氏親自接待。寒暄之際,畢大師說他知道董座來自台灣,但搞不清確實位置;話鋒一轉,說印象中好像台灣從來沒有人買過他的畫,如今機緣湊巧,願意交個朋友,30號畫作只以每張三千五百美元「友情價」割愛。該董事長既不知畢卡索何許人也,也不懂「超現實主義」畫風,因而錯失。沒想到幾年後畢卡索的畫作已成天價,令董座扼腕不已,逢人就說:「如果買了放到現在,起碼幾千萬美金!」人生總會有財神爺主動光臨的一次,善用機會請其入門者,從此家財萬貫;拒之於門外者,事後只能徒呼負負。 一般而言,台灣畫家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