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爭: 評估地球價值的新方式
評估地球價值的新方式
<內容簡介> 今日世人知道每一件事物的價格,卻無法瞭解任何事物的價值。──王爾德 《糧食戰爭》作者帕特爾,全面檢視價格機制的虛妄與危險 長久以來,我們透過「市場」這道扭曲的三稜鏡來觀照世界與衡量價值,繪製出萬事萬物的價格地圖。然而價格是一個靠不住的嚮導,它的運作機制導致了金融危機、糧食危機,以及氣候與生態危機。 一份售價四美元的漢堡,背後的生態成本與社會成本可能高達二百美元。因此價格的功用與其說是傳達事實,不如說是隱瞞藏匿;我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卻毫不自知,甚至滿心歡喜。即使在危機當頭的此刻,我們竟然想倚靠導致危機的市場與價格機制,來解決臨頭大難。碳交易和各種排汙權交易就是一例。 要免於大崩壞,地球需要民主與資源共有的經濟學 作者認為,正確的方向應該是重新調整市場社會的平衡,改變價值的衡量方式。他從世界各地爭取糧食主權的民眾組織身上看到,爭取糧食主權,就是要收回民主政治與經濟的主權,伸張人民界定價值的能力。他們的目標不是完全廢除市場或貿易,而是消除其中的宰制關係,使價格機制擁有民主與資源共有,以及正義的精神。 <作者簡介> 拉吉.帕特爾(Raj Patel) 先後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倫敦政經學院、美國康乃爾大學,目前同時在南非夸祖魯─納塔爾大學(University of KwaZulu-Natal)與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任教。帕特爾曾在世界銀行工作,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實習,為聯合國提供諮詢,後來投身於抗議這些國際組織的運動。他的第一本著作《糧食戰爭》已在十一個國家出版。帕特爾的個人網站:www.rajpatel.org <譯者簡介> 閻紀宇 資深譯者。中國時報國際新聞中心副主任。主要譯作有《超級菁英》,《SQ:I-You共融的社會智能》、《別對我撒謊》、《非理性的魅惑》、《強國論》、《決斷2秒間》、《未來在發酵》、《當知識份子遇到政治》、《魔鬼詩篇》、《遮蔽的伊斯蘭》、《中國即將崩潰》、《紙醉金迷哈瓦那》等。 <名人推薦語> 「反共」兩個字蠻能夠代表台灣過去三十多年我所觀察到的主流意識形態。原本「反共」是指反對共產主義、共產黨、共匪等等,但從一九八○年代「國共大合諧」開始,「反共」的真正意涵也開始慢慢滲透我們社會,慢慢顛覆我們的經濟活動並推翻了我們固有的價值。「反共」在台灣已經不再代表反對共產主義,「反共」成為當代社會經濟「反共有共享」(anti-commons)的主要意識力量。 這本書似乎是提倡透過恢復或重建「共有共享」來處理地球社會、經濟及政治問題。台灣當代的社會生態能夠吸引這種論述嗎?還是我們要堅持以我們的激進資本主義來繼續「反共」下去?這是個很有趣的課題,而對這個課題本書有相當多可以參考的內容。 ──文魯彬╱臺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創辦人 學生時代我們學會了「物質不滅定律」,進入社會我們體會到「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競爭之下的今天,我們已經不知道東西從那裏來,將會到那裏去,這本《價格戰爭》以各種深入淺出的實例讓我們瞭解世界的真貌,我們才有機會擺脫價格的左右,探知事物的真正價值。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這幾年台灣接連發生因工業用地的開發強制徵收農地與民地,有權勢的人可以自我設定並提升生存條件,促使企業財團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