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等待逆襲的機會
福岡伸一教授帶你, 從人的視角切換到生物,去看生命的智慧! 人類並非最偉大的物種,所有的物種皆經過千萬年的進化試煉,無時無刻為生存而搏鬥的生物,有著什麼超乎想像的能力?生物習性與構造,有著什麼超人的智慧來尋找他們生存的出口? ◎ 蝸牛的巧妙性生活 ◎ 「避孕藥」是繁殖的悖論? ◎ 蚊子極為細緻的飲食生活 ◎ 閃蝶的翅膀為什麼是藍色的 ◎ 蟲子為什麼喜歡光? ◎ 單細胞生物會死嗎? ◎ 蜜蜂大量消失的玄機 ★本書特色: 1.小品呈現,輕鬆閱讀。 2.質感小圖插畫,每章帶你認識一個生物。 3.領受生物學家的觀點,感受常人不易查覺的生物奇幻世界。 ★名人推薦: 迷惘之必要──泛科學專欄作者 林書帆 福岡伸一教授這本《生命等待逆襲的機會》和前作《生活中的微知識》一樣,都是由他的專欄「杜立德醫生的憂鬱」集結而成,雖然其中確實有「知識」的成分,我卻認為這兩本書迷人的地方在於「迷惘之必要」。杜立德醫生會把豬當家人,也愛吃香腸和排骨,這看似矛盾的行為,實際上是代表他時時處在自我懷疑的狀態,而這是所謂「理智」的最低條件。福岡教授原本是一個熱愛昆蟲的少年,但為了科學研究必須殺死老鼠、磨碎碾壓細胞,或許這是他憂鬱的部分原因,不過他並沒有逃避這樣的矛盾,仍繼續保有對「活生生的生命」的熱情。我們一般認為科學就代表明確的答案,但作者卻說,讓孩子瞭解世界上充滿未知事物,比告訴他解答更重要。正是因為世界充滿未知,所以即使我們已經掌握部分基因資訊,也應該在生命的奧秘面前保持謙虛,千萬不要自以為能用「粗淺的知識來控制生命」──這也是杜立德醫生之所以憂鬱的原因。 福岡教授寫道,「生物學家原就不是解析自然的人,而應該是喜愛自然的人(博物學家)。」杜立德醫生和美國作家約翰.布洛斯(John Burroughs)都是博物學家,後者曾說,知識如果能歸結到生命、個性與衝動等「人性」特質,那麼它就是屬於文學的。因為迷惘、自我懷疑而保有溫度的福岡教授,無疑也是個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