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心的西藏.行旅:旅人的獨白(第二版)
<內容簡介> 攝影無非有二種:一、為生活而攝影;二、為攝影而生活。 八年前,我終於拿出勇氣,放棄一份還能賺點錢的工作,帶著我的相機,企圖去拍一些真正令我感動的東西。也許是厭倦了商業攝影的刻板,也許只是想找個理由脫離「為生活而攝影」的狀態。攝影有時候會延伸你的思想,有的時候會切斷你的思 幾年來,換了三輛車,行駛了二十多萬公里,經歷著每條進藏路線的春、夏、秋、冬⋯⋯從傳統相機到數位時代,硬碟從GB 到TB⋯⋯我很想解釋為什麼要去西藏,可這幾年下來,理由變得越來越不重要。我想回去看看藍天雪山,聞聞藏香和酥油茶的味道,去為釋迦牟尼佛祖等身像好好拍張照片,坐在大昭寺冬季朝聖的人群中感受他們的喜悅,去阿里找我心愛的那座山,去加查看我沒有見過的那片湖水⋯⋯總之,我想回去生活,幸運的是這片土地也接納了我,使我有緣能靠近神山聖湖,親近寺院中的精粹文化,走進牧民的氈房,看蓑羽鶴自由飛翔⋯⋯能用鏡頭記錄一些不為人知或被忽略的文化,這讓身為攝影師的我感到滿足。 多少個冬季我們都留守在大昭寺門口,那裡是藏民最集中的地方。幾年過去了,照片中的人們衣著改變了,但他們所做的事依然沒變,他們每天在那裡磕長頭,你可以聽到他們的身體和大地碰撞的聲音。某天,天藍得徹底,沒有一絲雲。我坐在酥油燈房的陰影裡,身旁是那位幾乎每天碰面的老太太。跟往常一樣,她將自己的菩提子念珠放在青石板上便開始磕長頭,她起身伏倒,起身伏倒⋯⋯我們彼此熟悉,儘管我們不知道對方的名字。我問她:「你為什麼磕長頭?」老太太說:「我為所有人的健康和幸福磕頭,除了自己⋯⋯」或許,拿著相機的目的也該如此吧。 本書目標讀者 為讀者提供詳盡的西藏攝影旅行的線路、裝備、拍攝技巧,全方位地為攝影旅遊愛好者提供西藏攝影旅遊資訊與攝影旅行體驗。對於西藏的地理地貌、人文、動植物等題材提供實用的拍攝建議。適合喜愛攝影旅行的讀者作為參考之用。 ★目錄: 序 我們為什麼攝影 第一章 盤點高原裝備 1.1 攝影器材 » DC » 數位單眼相機 » 微型單眼相機 » 類單眼數位相機 » 數位相機的選配原則 » 器材推薦 » 個人使用器材簡介 » 三腳架、閃光燈 1.2 儲存設備 1.3 旅途實用裝備 1.4 瞭解當地習俗是拍攝的前提 » 禮儀‧ 行動‧ 安全 » 健康‧ 高原反應 第二章 西藏面孔:藏地典型場景的拍攝技巧 2.1 高原的性格:風景攝影 » 光與影的邂逅:影響拍攝的高原氣候特徵 . 晴天‧ 高原紫外線、強反差、閃光燈補光 . 陰天‧ 層次、局部光 . 雨、雪、沙暴等極端氣候 . 日出日落‧ 色溫、色彩對比、剪影 . 雲層 . 高原彩虹 » 自然之歌:高原地貌特徵 . 湖泊、河流 . 雪山 . 草原、荒原等開闊地帶 . 山區峽谷 . 特殊地貌:土林 » 文化拼圖:藏地符號 . 擦擦 . 瑪尼石刻 . 經幡 . 佛塔 . 酥油花、酥油燈 . 轉經、轉經筒 . 煨桑 2.2 遠古遺風:人文攝影 » 方寸之地的威儀:唐卡 » 時光印記:壁畫 » 凝固的歷史:塑像 » 旋轉的力量:羌姆 » 指尖的記憶:手工藝 » 有一種微笑:人像攝影 » 節日盛宴 2.3 生命的姿態:生態攝影 » 高原生靈:野生動物 » 田園春夢:高原植物 2.4 簡單但是有效:高原攝影的重要技巧與後期技術 » 曝光、測光—— 高原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