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漫畫年表:改變未來的100項發明與發現(上冊)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6267654200

從探索宇宙、生物奧祕到知識傳遞的各項發明,

我們眼前所見的一切,都是前人努力不懈的成果!

隨著科學發展的年代,透過簡單易懂的漫畫圖解,

一起來認識歷史上改變未來的關鍵時刻吧!

 

二世紀時,大家都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最早的注射器是用豬的膀胱製成的?

最初的照片,照一張需要耗時八小時?

 

隨著科技不斷的進化,我們對於世界的認知不僅比過往更深更廣,日常生活也早已離不開便利的工具與設備,這些全都仰賴前人努力不懈的研究與開發。而世界到底是怎麼變成如今的樣貌呢?藉由《科學史漫畫年表:改變未來的100項發明與發現(上冊)宇宙・生命・知識篇》,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上冊一共包含「宇宙」、「生命」、「知識」三個篇章,每篇之下再細分為若干主題,以漫畫圖解和年表形式依時間順序說明每項主題的關鍵變革與發展:

 

◆暢遊「宇宙」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開始觀測太陽、月球、星星等天體,發展出多種宇宙論,例如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說」,認為其他天體皆是繞著地球轉,哥白尼則提出「日心說」,為學界帶來關鍵性的變革。隨著科技的進步,從肉眼到望遠鏡的發明,大家越來越能看清楚遙遠天體的樣貌;而透過太空方面的技術開發,世界各國紛紛利用火箭、太空船進行宇宙探測,試圖更進一步了解宇宙的樣貌。

 

◆探索「生命」

透過大量的研究,人們不僅解開了遺傳之謎,更發展出基因改造技術、生物複製技術,還有「iPS細胞」這種萬能細胞可用於治療疾病與製造器官;而治療疾病也需要藥物和醫療器材的輔助,隨著生物學、植物學、腦科學的演進,人們開發出各種療法與疫苗,內視鏡、聽診器、X光、MRI等設備也讓醫生能夠更準確的診斷病情。

 

◆傳遞「知識」

知識的傳播仰賴紙、筆、印刷、影音技術的發展,例如古時候用泥板記事,以蘆葦草書寫在莎草紙上,經歷造紙法、活字印刷術和影印機後,才促使了3D列印技術的誕生;人們依靠地圖和氣象預測理解世界的全貌,用電腦連結遠方的人事物,從物理化學於各領域的研究了解萬物百態的本質,而肉眼看不見的時間、運動定律、重量、磁力、元素與熱也隨著時代有著顯著的進展。

 

透過簡要的敘述,按照年代循序漸進的介紹,讀者一路閱讀下來,便會有豁然開朗之感,除了明白歷史脈絡的軌跡,也敬佩前人們的努力,造就了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

如果你也是個知道的越多,越感不足的讀者,歡迎翻到書末「再多介紹一些」,更進一步認識這些歷史上改變未來的人物吧!

 

※「科學史漫畫年表:改變未來的100項發明與發現」系列(共2冊)

《科學史漫畫年表:改變未來的100項發明與發現(上冊)宇宙・生命・知識篇》

《科學史漫畫年表:改變未來的100項發明與發現(下冊)發明・社會・生活篇》

作者簡介 |

Gakken

專業出版教育讀物的日本出版社,以努力創造教育機會,開發和提供優質教材為理念。出版品種類繁多,包含教育雜誌、童書、科普書籍、學習參考書、百科全書、圖鑑、辭典等。

譯者簡介 |

劉子韻

貓派人。日本早稻田大學日本語別科修畢。熱愛生活,喜歡寫作、閱讀、旅行、追火車、攝影、料理、浸在咖啡店裡。本職編輯,斜槓中日翻譯與文字創作,著作有《我在動物園實習的幸福時光》(貓頭鷹出版)、《出發!航向七大洲》(康軒文教);譯作有《細胞城市大冒險》(小熊出版)、《熱愛恐龍的女孩,最終成為激勵人心的古生物學家!》(小木馬出版)、《生物死亡研究所:死去與活著都有意義!》(時報出版)等。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