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尾忠則的創作祕寶日記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6267445952
  • 頁數:704 頁
  • 出版日期:2025/03/05

  夢中嘉賓──期望合作出書的王貞治、災難中倖存的安藤忠雄、一起拍攝電影的武田鐵矢、孩童時期的黑澤明、借住畫室的大衛‧鮑伊、穿卡其色大衣與毛線帽的田村正和、經營夜間學堂的大島渚、想配眼鏡的小野洋子、腋下汗臭的瑪莉蓮‧夢露、相約緬甸的荒木經惟與森山大道、本該組成YMO的細野晴臣與坂本龍一、成為詐騙命理師的瀨戶內寂聽、一起聽約翰‧藍濃演唱會的愛貓小玉與黑輪、在紐約辦演唱會沒有任何觀眾的香取慎吾、與貓們,以及穿全套西裝跳入翡翠色深河流游泳的自己。

  創作祕寶日記∣

  日記體裁是橫尾忠則的一種創作,藉由每天的記載與反省(或隔日的反省再反省甚而幾日後全盤推翻),完成對自己的評量。無論創作與日常,八十餘歲的世界級藝術家,仍然在尋求碰觸藝術的「真」之境地。日復一日的記事裡,見其心境仍如孩子般清朗、自在,即便日常路徑上,亦嘗試獲得新體悟。視茫茫的他,最常前往會議與就診,兩個極端一樣所獲豐滿,歡痛並在。視茫茫的橫尾,透過自身肉體觀看世界,選擇徹底描繪自己以讓自己消失,或許那已不再是記錄,而是對自我的創作。他寫了五十年的日記,日記內容等同他的自傳。至今他可能還在追尋「自己是誰」,同時也得到了「自己誰也不是」的答案。

  本書是二○一六年五月至二○二○年六月,四年左右幾乎沒有中斷的日記(持續至今),某種意義上,共時性(synchronicity)是他生活與創造的核心,白天經驗與夜晚夢境結合,以直通藝術創作。每日從夢境簡述起,許多大師級友人紛紛在各式荒誕處境裡出場(已故與在世),進而不再區別日常或夢,使之並列,紀實與虛構合一而每日作息成為故事,橫尾認為,偶然將因此成為必然,藝術就此產生。這是一部尋求個人內外一體化的日記,夢的無意識被稀釋而日常生活逐漸夢化,助益了橫尾的創作思索,而以旁觀者身分閱讀者的讀者,必須小心謹慎踏入橫尾夢的危險之中,它色澤瀲豔,易神暈目眩,一不注意你就取代了橫尾,留在他的日子裡。

作者簡介

橫尾忠則(Tadanori Yokoo)

  日本國寶級跨領域藝術大師。西元一九三六年出生於兵庫縣,出身廣告設計業,一九六○年前往東京,加入日本設計中心。其作品引起諸多前衛藝術家關注,合作對象包括導演大島渚(Nagisa Oshima)、舞踏家土方巽(Tatsumi Hijikata)、劇作家寺山修司(Shuji Terayama)。

  橫尾藉由大膽用色與想像,轉化傳統,被視作日本普普藝術先驅,一九七二年獲邀至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舉辦個展。他的創作風格游移東西方之間,結識安迪‧沃荷(Andy Warhol)等藝術家,接觸了嬉皮文化,延伸至迷幻文化與神祕主義,成為創作意識的拓開因子。其藝術觸角同時引領自己與各界合作,電影、文學、劇場、音樂……因而與約翰‧藍儂(John Lennon)、卡洛斯.山塔那(Carlos Santana)等知名樂手相遇、合作。一九八一年,橫尾在紐約參觀畢卡索回顧展,突然宣布永久退出平面設計界,將專注於個人的藝術追求,「那是一瞬間發生的事。當我步入展廳時,我是一名平面設計師,當我離開時,我是一個畫家。發生得如此迅速。我被畢卡索用一生追求創作、表達自我而震懾了。」於是展開自我探掘之路,至今仍活躍藝壇。

  橫尾於二○一○年獲日本政府頒發紫綬褒章,二○一一年獲頒旭日小綬章與朝日賞,二○一二年「橫尾忠則當代美術館」於神戶開幕,二○一三年「豐島橫尾館」於香川縣開幕,二○一五年獲頒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賞,表彰其藝術成就。

  著作包括小說《藍地》(泉鏡花文學獎)、隨筆集《不需話語》(講談社隨筆獎)、《海海人生:橫尾忠則自傳》、對談集《橫尾忠則×九位經典創作者的生命對話》等。

  www.tadanoriyokoo.com

譯者簡介

黃大旺

  高雄路竹後鄉人,西元一九七五年出生於台北市。就讀淡江大學日文系四年間,耽溺於日本動漫、藝術電影與實驗音樂。譯著包括《大正的浪漫》、太宰治《晚年》、《人間失格》、大竹昭子《日本寫真50年》、飯澤耕太郎《私寫真論》繁體字版、藤原新也《東京漂流》、平野甲賀《我的手繪字》、溝口彰子《BL進化論》、四方田犬彥《感恩日本書物》、中上健次《日輪之翼》等。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