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曾經崇拜水,許多民族都有水神的神話與傳說。人們透過「蛇形水神」的信仰表達對水的崇敬:彩虹蛇、天蟒、長著羽毛的蛇神、逶迤大地的巨蟒、飛天遁地的雲龍⋯⋯
「水族」(Water Beings)就是水的化身——祂們象徵了生命的起源和寄託,是世界的創造者與祖先,是自然的守護神也是立法者,維持所有生物的生命。祂們受到崇拜和安撫,體現了人們對水的尊重。
★水與人類物質文明、精神與靈性的深刻聯繫
水,不僅僅是一種物質或資源,更蘊含豐饒的社會、精神、宗教和環境意義:
——蛇形龍、蛇型水神從原始的海洋中崛起,創造了世界
——古代文明在泥板、羊皮紙和樹皮上,記錄水族創世的神話
——因農耕灌溉之需,人們敬拜象徵水循環的蛇形雕像,並造廟塔以祭拜
——雨林和山地部落將貴金屬製品投入神聖的湖中,以取悅祖靈
——毛利人敬拜水蛇為「活著的部落祖先」,視自己是河流精神實體存在的後裔…
作者以深厚人類學背景,善用民族誌研究、文化測繪、當地檔案和民間傳說,重新賦予世界各地「水族」生命,爬梳上古時期迄今「蛇形水神」紛繁多樣的藝術表現,以豐饒的神話、傳說與文學,展現水的精神力量。
★靈性覺醒:生態危機下,重新召喚水族的精神力量
今日,即便我們仍強調「水就是生命」,人類與水的關係卻從未這般惡化——世界各地淡水、鹹水系統和海洋生態,無以計數依水維生的物種與棲地,皆受到人類活動的干擾與破壞。
本書就如水體一般有機與多變,一路蜿蜒前行,帶我們直面當代水資源短缺背後的結構性危機。作者以極富創造性的見解,展開全新對話:
——反思人類中心主義對蛇形水神的去魅與妖魔化
——技術工具理性如何導致水資源競爭、水體污染、非人類物種瀕危的生態鉅變
——親生命(Eco-philia)、薩滿與自然崇拜的靈性復興(Re-enchanting)
——引入STS(科學-技術-社會教育)、全球行動者網絡(ANT)全球串連的新能量
——賦予河川、溪流、海洋以「主權」的生態反思與覺醒⋯⋯
《水族》體現水與人類物質文明、精神與靈性的深刻聯繫,試圖重新召喚「蛇形水族」的精神與力量,為「非人類物種」與地球上所有生命與住民發聲,在反思可持續生活方式的同時,也為當代生態書寫開啟了全新的情感、知識與環境的視角。
★當代環境危機下發人深省的生態書寫
★展現水與人類物質文明、精神與靈性的深刻連結
★133幅精彩圖片,首度揭秘世界各地蛇形水神、水文化之珍貴藝術與文物
★人類世的環境生態危機下,藉助文明史與原住民智慧,積極修補人類與水的親密關係
親水推薦
黃瀚嶢 作家
廖鴻基 海洋文學作家
國際好評
「熱情、嚴謹且富有創造性的深刻見解,作者加深世界各地讀者對水的自然、文化和象徵意義的理解。水的存在與相關的信仰和實踐,被賦予了生命。這部宏偉的作品體現了人類、水資源和文化之間的豐富聯繫,並探索在未來我們如何避免氣候危機的可能性。」 ——Sandy Toussaint,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桑迪‧圖森特,西澳大利亞大學教授)
「本書開啟引人入勝的人類學之旅,展現歷史和跨文化中蜿蜒曲折的水族生物。收錄生動插圖、前沿研究和優美敘述,有如一座充滿啟示的寶藏,講述了水的物質性、意義和神話如何交織在一起,創造出豐饒的精神文明。」——Stefan Helmreich, Elting E. Morison Professor of Anthropology,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赫爾姆賴希,麻省理工學院艾爾廷·E·莫里森人類學教授)
「《水族》是一部內容豐富、插圖精美的鉅作,探索人類與生命之源「水」持久但始終在變化的聯繫。在重新構想人類未來的當下關鍵時刻,這是一本深刻而有趣的必讀之作。」 ——Caspar Henderson, author of The Book of Barely Imagined Beings (卡斯帕‧亨德森,《幾乎無法想像的存在之書》作者)
作者簡介
維若妮卡・史特朗(Veronica Strang)
作家、文化人類學家和英國社會科學院(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院士。長期研究人類與水的關係,相關著作包括《水的意義》 、《水:自然與文化》等,對當代水研究做出非常重要的貢獻。
譯者簡介
劉泗翰
資深翻譯,悠遊於兩種文字與文化之間,賣譯為生逾二十年;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曾任電視台國際新聞中心編譯、組長、主編。譯作有《魔法森林》、《在冰川消失之前》、《湖濱散記》、《西雅圖酋長宣言》《這不是英語:從語言看英美文化差異的第一手觀察誌》、《愛的哲學課》、《性別的世界觀》、《物競性擇:你可以從動物身上得到什麼樣的「性」 啟示》、《喂,有人在嗎?》、《非虛構寫作指南》、《你該殺死那個胖子嗎?》等逾四十本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