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學史5 古代篇(III)巴洛克時代的哲學:新世界的衝擊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6267512395

日本筑摩書房創社八十週年紀念鉅獻,集結日本哲學界逾百位專家陣容

跨越三千年人類智慧的結晶,在「世界哲學史」中探索心靈的力量

 

《世界哲學史》系列以全九冊的形式,全景式地回顧古代至現代的哲學發展,並透過各時代的主題,從同時代的視角探討多元的哲學傳統。其出版的主旨是,在縱向梳理全球哲學思想與實踐的過程中,讓我們理解當下的位置,並指引未來的方向。

 

本系列致力以嶄新的視野重構人類智慧的發展歷程,從全球視角出發,展示東西方智慧的交流與對話,以突破單一文化視角的侷限。本系列分為古代、中世紀、近代與現代四個時期,涵蓋哲學的起源、交融、衝突與互動,並匯集日本哲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為讀者提供嶄新的觀點,進而啟發讀者對哲學發展及未來的思考。

 

《世界哲學史》第六冊聚焦於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以及同時代全球思想的變化。隨著人類逐漸重視理性與情感的對立與融合,這場思想革命推動了哲學的發展,也促使西方世界走向政治與社會的深刻變革。本書涵蓋英國、蘇格蘭和法國等地的啟蒙思想,從霍布斯到盧梭,闡述這些思想如何點燃對個人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並為美洲獨立與法國大革命等歷史事件建立思想基礎。

 

本書深入剖析啟蒙時期的理性與情感思想,探討當時哲學家在追求真理和認知世界的過程中,試圖平衡理性與人性情感之間的矛盾。例如,洛克的社會契約論強調了個人權利,而休謨則探討道德情感在人類行為中的作用。這些思想不僅僅是哲學上的抽象探討,更成為推動啟蒙時代政治與社會變革的實踐力量。在這一時期,理性逐步被推崇為通向真理的主要工具,同時啟蒙運動所提倡的情感觀念亦深刻地影響了人性和社會價值的重新定位。

 

此外,本書也特別關注啟蒙思想在非西方地區的擴展和影響,如中東地區的變革、清代中國哲學的回應、江戶時期日本思想的轉向。各地在面對啟蒙運動衝擊的過程中,逐漸展現出批判傳統價值的思潮,並強調人類理性與情感的力量。透過全球視角的分析,本書呈現啟蒙思想在歐亞之間流動,並激發對普遍人性價值的追求,最終形成多元共鳴的世界哲學基礎。

作者簡介 |

伊藤邦武KUNITAKE ITO(前言、第一章、後記)

京都大學榮譽教授,專攻分析哲學、美國哲學。

 

柘植尚則HISANORI TSUGE(第二章)

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教授,專攻英國倫理思想史。

 

西村正秀SEISHU NISHIMURA(第三章)

滋賀大學經濟學部教授,專攻西方中近世哲學、知覺哲學。

 

王寺賢太KENTA OJI(第四章)

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教授,專攻法國近代現代思想史。

 

山口雅廣MASAHIRO YAMAGUCHI(第五章)

龍谷大學文學部副教授,專攻西方中世紀哲學、宗教哲學。

 

西川秀和HIDEKAZU NISHIKAWA(第六章)

大阪大學外語學部非常任講師,專攻美國史、美國總統研究。

 

長田藏人KURANDO OSADA(第七章)

明治大學農學部講師,專攻西方哲學史。

 

岡崎弘樹HIROKI OKAZAKI(第八章)

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專攻阿拉伯近代政治思想、敘利亞政治文化研究。

 

石井剛TSUYOSHI ISHII(第九章)

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所教授,專攻中國哲學。

 

高山大毅DAIKI TAKAYAMA(第十章)

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專攻近世日本思想史、近世日本漢文學。

 

久米曉AKIRA KUME(專欄一)

關西學院大學文學部教授,專攻英國哲學。

 

松田毅TSUYOSHI MATSUDA(專欄二)

神戶大學人文學部教授,專攻歐洲近代哲學。

 

戸田剛文TAKEFUMI TODA(專欄三)

京都大學人類、環境學研究科教授,專攻西方近代哲學。

 

三谷尚澄NAOZUMI MITANI(專欄四)

信州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專攻哲學、倫理學。

 

橋爪大三郎DAISABURO HASHIZUME(專欄五)

大學院大學至善館教授、東京工業大學榮譽教授,專攻社會學。

譯者簡介 |

張哲鳴

政治大學日文系、哲學系雙學位,現為全職自由口筆譯者。

譯稿指教:transjimmychang@gmail.com

 

山村奨(監譯)

總合研究大學院大學博士。專攻東亞思想、儒學、陽明學。著有《近代日本與變遷中的陽明學》(法政大學出版社),合著有《東亞哲學的生成與發展:跨文化視角》(法政大學出版社)。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