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般人喜歡把情緒分成正面情緒,負面情緒,這樣的二分法是種謬誤。即使是憂鬱、嫉妒、哀慟,都是我們不該排斥的情緒。
全球知名情緒研究者卡拉·麥卡倫告訴我們,很多人會不喜歡負面情緒,但有問題的不是情緒本身,而是「到底是什麼」讓這個情緒產生?
每種情緒都是個信使,反映當下我們內在真實的狀態,我們不僅應該「不殺來使」,還更要跟這信使合作,解讀訊息、了解自己,排除對我們真正有害的事,恢復內在的平衡。
◎每個情緒,有不同的訊息與作用
情緒背後的不同的訊息。
~憤怒:你所在乎的事情受到侵犯,幫助你設立界限。
當憤怒升起,不要壓抑,要問自己:
我在乎什麼?
什麼是我想保護與恢復的?
~焦慮:關注並擔憂未來,幫助你做好必要的準備。
當焦慮升起,不要排斥,要問自己:
我現在在擔心什麼?
此刻真正需要做的是什麼?
~混亂:焦慮與恐懼的掩護面具,為避免你胡亂衝刺,幫助你強迫停頓以便重整。
當混亂發生,不要慌張,要問自己:
我該如何想辦法先保持無為?
我的初衷是什麼?
◎與情緒合作,完成自我療癒練習
在這本書中,不只是了解情緒,作者提供許多工具,來幫助我們做些改善困境,找回內在平衡。這些工具與練習包括:
˙「有意識的抱怨」練習:不是不可以抱怨,是怎麼抱怨比較好?
˙「道德同理八卦」練習:如何邊說他人八卦邊發揮自我了解與療癒作用?
˙「燒毀心理契約」練習:揪出不適合自己的信念,消除它。
˙「重新協議心理契約」練習:重新採取更合理、更適合自己的信念。
◎4大情緒家族,17種情緒感受
本書詳細列出憤怒、恐懼、悲傷與幸福等4大情緒家族,17種情緒:
憤怒、冷漠與厭煩、羞愧與罪惡感、仇恨、恐懼、焦慮與擔憂、混亂、嫉妒、孤獨、羨慕、恐慌、悲傷、哀慟、憂鬱、自殺衝動、幸福、滿足、喜悅、壓力與阻力等。
每次有情緒發生,都是一次自我了解與療癒的契機。
◎本書特色與用法:
˙大致瀏覽一遍,約略了解每個情緒真正的功用。
˙每當情緒升起,找到該情緒篇章,了解情緒要告訴你的事,並做練習題。
˙直接在書上寫練習題,或另準備筆記本,寫在私密的手札中。
˙無法清楚辨別情緒時,查閱書後的情緒詞彙表,找到精準的情緒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