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力量,不僅來自於情感的真誠,更來自於形式的探索。
《造次》是一場關於散文的冒險,作者以幽默而深刻的筆觸,重新審視散文的本質與邊界,挑戰讀者對散文的既有認知。從個人創作經驗出發,帶我們探討散文的可能性──不僅是個人經驗的訴說,更是對語言與思想的實驗場。
作者回顧文學獎的影響與矛盾,剖析散文的傳統局限,並以充滿實驗精神的文字嘗試,邀請讀者思考:散文還能走多遠?文字是否可以更自由?
書名取自「匆促而為」,卻蘊含對散文╱隨筆創作的深刻思考,一種有別於抒情散文的散文。沐羽借鑒西方文學傳統,旁徵博引提出另一條散文進路,隨筆。隨筆主義的核心:片段、隨機與組合。世界由無數碎片組成,隨筆正是收集這些生活的碎片、整理、組合,並從中創造出獨特節奏和效果的藝術。
散文說服我們的方法與小說截然不同,小說可以優雅地呈現生活,海明威與卡佛可以硬生生地去頭截尾讓你推理,村上可以用設定引導你進入世界……。然而散文,它把文字砸到你臉上,投手呼嘯咆哮著這片泥濘就是我的生活,我從滔天巨浪裡逆水行舟,搶救回來的就是這個形狀。──沐羽
作者簡介
沐羽
來自香港,落腳台北,寫小說散文評論。
著有小說集《煙街》,散文集《痞狗》、《造次》
獲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首獎(小說組)。散文入選《九歌111年散文選》
香港浸大創意寫作學士,台灣清大台灣文學碩士,不想讀博,感謝問候。
文章見網站:pagefung.com;讀書筆記IG專頁:不搞掂讀書會。
繪者簡介
柳廣成
漫畫/插畫/動畫創作者。
童年成長於日本京都,深受當地漫畫文化影響,返回香港定居後持續創作,現定居台灣。
在台灣出版漫畫有《北港香爐人人插》、《被消失的香港》、《報導者事件簿001》、《緬甸. 最後一搏》;於歐洲出版漫畫有《Fantaisie Ordinaire》、《Cube Escape: Paradox》。部分作品有海外譯本。
入圍第14屆金漫獎年度漫畫獎。
柳廣成慣以鉛筆作畫,個人風格明確,藉由筆觸強調氛圍,探索以漫畫作為表達媒介時的可能性,並嘗試解構重組「漫畫」。樸實的筆觸裡帶有強烈的情緒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