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見斧頭開花

信仰、藝文與生活

5 / 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575567415

本書特色:
面對當今世界各角落的黑暗,有「北大才子」之稱的中國異議作家余杰選擇秉持基督信仰的精神,以思想抗拒平庸、以反思抗拒邪惡,以同情抗拒冷漠。在本書中,以其清醒的心靈與犀利的筆鋒,反省轉化自身的困境、剖析並揭發極權主義的核心、頌揚那些為公義與自由對抗巨人的尋常鬥士,並且以清教徒的精神,勾勒出一個可以期待的未來。


內容簡介:
充滿愛與公義的社會人人嚮往,但是公義與自由不會憑空出現,只有在人們付出關懷、彼此連結、互助、鼓勵之下,才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中國異議作家余杰因爭取自由與人權而受到迫害,被迫出走離開祖國。當他獲得了得之不易的自由與安全之後,他認為自己理當為那些仍然處在不自由、不安全之境況裡的同胞仗義執言。他說:「這是我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與捆綁者同捆綁,與哀哭者同哀哭,也是上帝對基督徒的教導。」

面對當今世界各角落的黑暗,他選擇秉持基督信仰的精神,以思想抗拒平庸、以反思抗拒邪惡,以同情抗拒冷漠。在本書中,以其清醒的心靈與犀利的筆鋒,反省轉化自身的困境、剖析並揭發極權主義的核心、頌揚那些為公義與自由對抗巨人的尋常鬥士,並且以清教徒的精神,勾勒出一個可以期待的未來。

為公義和自由而戰之路崎嶇難行,但作者熱切地指出在基督信仰中的希望:「你們若是不信,必定立得不穩。馬丁‧路德‧金與曼德拉正是因著信仰,雖然被縛、受苦,卻最終擁有了真理與自由,帶動各自的國家實現社會轉型與和種族和解。有人說,這條路太難走了。但是,若有上帝的幫助,便可行在正道中,穩如磐石。我們何不一試?」


誠摯推薦
余杰的文字很兇,特別是對有位有權的人,頗有「說大人,則藐之」的古風,也不屑作識時務之俊傑……,簡直是提著人頭在寫、寫、寫。……,余杰的文字也很柔……,本書中寫到他在被軟禁時,與妻子一邊看《矛尾》電影、一邊流淚的情景,那種對愛與和平無限憧憬的心願,實在扣人心弦。 --雅歌出版社社長蘇南洲

神使用余杰弟兄的筆,給廣大讀者很多學習及領受,一如往昔,此書有文采有感情有見識,如電影《茅尾》的情節和現實的驚人銜接;如《白色封印》、《撲火飛蛾》、《公東的教堂》中的當代史,是臺灣居民早該知道而還相當陌生的;如對劉宗坤《原罪與正義》的介紹,是新儒家、民族主義者早該聆聽而至今拒絕的。
──中華基督教長老會信友堂 康來昌牧師

余杰是一位真「以色列人」。他勇敢地為主作見證﹐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美國歸正神學院教授暨代院長 陳佐人牧師


作者簡介:
余杰,中國流亡作家,25歲就讀北京大學中文碩士時就以《火與冰》一舉成名,書中尖銳批判中國的文化和政治弊端,印行超過百萬冊,影響了一代青年人的思想觀念,被六四學生領袖王丹譽為「八九後一代青年民主意識覺醒的標誌」。

2001年與劉曉波一起推動「獨立中文筆會」,成為中國捍衛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最重要的民間組織。2010年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之後,因撰寫《我無罪:劉曉波傳》一書,受到中共迫害,被非法軟禁、綁架和酷刑折磨,2012年初被迫出走美國,並獲得紐約特雷恩基金會(The TrainFoundation)之「公民勇氣獎」

2003年受洗歸入基督,熱心追求信仰,委身教會服事,參與創建北京方舟教會,也立志用文字來傳揚天國的福音。

在台灣出版的著作包括:《流亡者的書架:認識中國的五十本書》(水牛出版社,2013)、《我無罪:劉曉波傳》(時報,2012)、《香草山》(遠流,2011)、《生命書:聖經中的大智慧》(橄欖,2011)、《基督與生命系列訪談錄第1~4卷》(雅歌,2010~2013)、《泥足巨人:蘇聯解體看中國未來》(允晨,2010)、《從柏林圍牆到天安門:從德國看中國的現代化之路》(允晨,2009)、《徬徨英雄路:轉型時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史》(聯經,2009)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