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金庸‧無限江湖
這個世界本就艱難。幸好,我們仍有武俠,仍有英雄!
每個人都有一個關於「金庸武俠」的起點──
你還記得你第一次掉進金庸的宇宙是什麼時候嗎?是小說還是漫畫?是影視作品還是線上遊戲?這些文本像是通往不同世界的入口,也像是一棟收藏著每個人獨特生命記憶的時光屋,每一次回味,都是一次重返,回到那個無所限制的江湖,找回美好的青春記憶,記起那個無所畏懼的自己。
【版本特色】
‧最受歡迎的修訂版,25年來首次改版!
此版為1970年代至今,流傳最廣、最受金迷喜愛的「修訂版」內容,全面進行逐字精校,並製作更符合現代印刷技術的數位印刷檔。期待這套書的出版,成為下一個金庸百年,影響力最大的版本。
‧最原汁原味的台版金庸!
【金庸作品集】歷經金庸幾次小幅修改,此版本保留了1970年代最初始的修訂內容,其獨一無二的特殊性不言而喻,也是兩岸三地唯一保存完整「降龍十八掌」的版本。
‧融合古典與現代的視覺新意境!
「以經典的金庸書法,搭配現代的攝影照片,提煉出每一部小說的形象與精神!」早期的「黃山圖」、「富春山居圖」,都是用一個概念來表現一整套小說;此次設計,則是將各部小說的特性與印記凸顯表現,並將金庸封面從以前2D水墨畫,邁向3D電影化的質感。每一款封面,都是一個等待金迷來破解的「意象密碼」!
【從「求不得」看《書劍》】
壯志未酬,求不得漢室復興;背義毀盟,求不得真心相待;
情深不壽,求不得長相廝守……
紅花掩映,草莽結義,愛與恨,交錯若迷城。
清乾隆年間,武當派大俠陸菲青隱姓埋名,傳授延綏鎮總兵李可秀的獨生女兒李沅芷武藝。李可秀升任浙江水陸提督,陸菲青隨之上任,路上巧遇紅花會眾當家「千里接龍頭」;同時,鎮遠鏢局護送回人手抄「可蘭經」入京,回人首領木卓倫與女兒霍青桐亦率領族人千里追經。
以興漢抗清為己任的紅花會,其時四當家文泰來、駱冰夫婦受到大內高手追捕,原來文泰來隨總舵主于老當家入宮,得知了乾隆身世的驚天秘密……。陳家洛臨危受命接任總舵主,十四位當家各顯神通,展開營救行動,與官家鬥智鬥力,甚至神不知鬼不覺地劫走了乾隆……
全書寫盡回疆大漠風光、中原莽莽江湖,有美人、狼群、迷宮和異人,也有忠義、背叛,以及徒留遺憾的愛情。
作者簡介:
金庸(1924〜2018)
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於1949年因工作調動而移居香港。曾任報社記者、編譯、編輯,電影公司編劇、導演等職;1959年創辦《明報》機構,出版報紙、雜誌及書籍,成為香港輿論的重鎮。其關注時局,同時創作武俠小說,每日下午寫武俠,晚間截稿前寫社論時評。如此十七年,創造了巨大的文學成就,而後輻射出藝術、影劇,以及超越文學領域的無限衍生發展。曾獲頒海內外眾多榮銜,於2002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金庸不僅是文學家,亦以新聞工作者、社會活動家、學者的多重身分貢獻予大時代,即使退亦不休,持續勤讀修學,終而留給人間一個大俠典範。
金庸自1955年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至1972年《鹿鼎記》連載完畢封筆,再至《金庸作品集》歷經兩度全面修訂,而有舊版、修訂版、新修版三種版本,又因香港、臺灣、大陸、東南亞地域各異,繁、簡體版本發展可觀,亦有英、日、韓、法、義、泰、越、馬來、印尼等多種譯文。
金庸小說以大歷史為背景,融中華文化於其中,並博採江湖傳奇,塑造出多位形象鮮明的人物,成為各創作領域取之不竭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