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的技藝

4.5 / 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6269840663

深入訪談和參與觀察對社會科學家的研究很重要,但要一個人融入別人的生活,難免感到畏懼,尤其在一開始。

但就像拉蘿說的,「傾聽」是訪談和觀察的核心要素。研究人員必須在收集資料時傾聽人們的意見,在描述自己研究的內容時傾聽回饋,在深入研究相關主題的文獻時,傾聽其他人的發現與自己內在的聲音,才能篩選和優先考慮做哪些方面的研究。

透過不同的傾聽方式,研究人員就能重新考慮假設、發現錯誤,發展和評估新想法,權衡優先事項,思考新方向,並做出調整,這些都會使你的研究貢獻更加清晰和更有價值。
 

【本書特色】###


1.適合所有以「訪談」進行研究或寫作的人閱讀,尤其是新手。

2.本書將幫助讀者:

 .了解與他人交談的重要性,包括在進行研究時聽取他人的回饋。

 .體認到塑造研究的正確方法不只有一種。

 .了解如何規畫專案的初步階段,例如設計研究和選擇研究對象。

 .了解如何操作研究倫理審查(IRB) ,以及在收集資料時如何實際執行。

 .了解在訪談前如何規劃與建立訪談大綱。

 .閱讀現實生活中的訪談並註記,以顯示哪些試探的效果很好,哪些不太成功。
 

【作者簡介】###


安奈特.拉蘿(Annette Patricia Lareau)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學博士,曾任賓州大學社會學教授。她是深入研究家庭生活的社會學家,特別關注家庭生活中的社會階層差異,以及家庭與學校的關係。

拉蘿曾任美國社會學會主席,除了在社會學與人類學領域相當知名外,她的著作也榮獲美國教育研究協會與美國社會學會多個重要獎項,而且從論文和著作受引用的狀況來看,她在教育學、文化研究,甚至法(哲)學領域也頗具影響力,是真正的跨領域學者。

《不平等的童年》是她的學術代表作,而她在針對「家庭與財富」的最新研究中,拉蘿使用質性研究方法來了解所謂「富一代」與「富二代」面對的庇護與挑戰。
 

【譯者者簡介】###


李宗義

政治大學英語系、東亞所畢業,清華大學社會所博士,現為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興趣為災難與社會復原、翻譯作品有游擊文化出版的《觀光人類學》等。

許雅淑

臺灣大學圖資系畢業,清華大學社會所博士,現任教於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興趣為金融社會學、文化旅遊、性別與家庭等,翻譯《菁英媽媽想上班》等二十餘本著作。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