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沃爾瑪能從阿肯色州的小鎮,進軍全世界?
- 為什麼暢銷全世界的可口可樂,一度讓出美國市場的龍頭寶座?
- 為什麼蘋果的產品設計良好,營業利潤卻是負的?
許多企業經營者及高階主管都有一種誤解,那就是任何能回答「要如何才能賺錢?」這個問題的計畫,都稱得上是商業戰略。結果就是,太多人最終打了一場他們無法取勝的戰爭,並且未能保護和利用可能導致成功的真正優勢。
曾獲《紐約時報》盛讚「華爾街大師中的大師」美譽的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布魯斯.格林沃德,與資深資產管理顧問裘德.康恩在這本重量級作品中,從價值投資觀點的獨到視角,分析許多世界頂尖企業的發展利基與經營思維,提出一種可建立長久競爭優勢、改善企業成長困境,並擊敗競爭對手的商業戰略。
「進入壁壘」,最好的競爭優勢
在探討企業的競爭優勢時,作者特別關注「進入壁壘」。他們運用賽局理論解釋如何提高產業的進入壁壘,並以許多世界級企業的競爭案例(沃爾瑪、蘋果公司、可口可樂等),說明商業賽局的各個面向及通用性。
他們認為:
- 實際上只有三種可持續的競爭優勢:顧客忠誠、製造成本、規模經濟。
- 沒有競爭優勢的企業,應該把所有精力集中在提高經營效率。
- 擁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在設計戰略時需要特別考慮競爭對手的行動。
- 小型的區域市場,遠比廣大的全球市場容易建立競爭優勢。
無論是單一企業獨霸、眾多小型競爭者,甚至毫無競爭者等競爭環境,都能在本書找到解決方案。
平常就對價值投資有興趣的讀者,將可在本書中一窺價值投資大師眼中哪些企業容易成功,進而找出優質投資標的;對企業經營管理者來說,藉由本書的精闢案例剖析,將使其了解投資人對一間具有競爭力、成長潛力的企業有何期待,並提供具體方法在複雜的商業賽局中制勝獲利!
作者簡介
布魯斯.格林沃德(Bruce C. Greenwald)
被《紐約時報》譽為「華爾街大師中的大師」。他是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羅伯.海爾布倫金融和資產管理學教授,他在那裡教授廣受歡迎的企業金融、價值投資、媒體經濟學(Media Economic)和有關戰略方面的課程。
畢業於麻省理工大學。從1991年後,開始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價值投資。格林沃德因其出色的教學能力而獲得認可,他曾多次獲得獎項,包括商學院的終生成就獎和哥倫比亞大學總統教學獎。他開設的課程包括價值投資、策略行為經濟學、媒體策略管理及全球化市場,每年吸引超過650名學生,並獲得多項教學榮譽。與裘德.康恩合著《21世紀價值投資:從葛拉漢到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策略》。
裘德.康恩(Judd Kahn)
戴維森康恩資產管理公司(Davidson Kahn Capital Management)合夥人。
擁有加州柏克萊大學歷史博士學位,原本是一位歷史學家。曾服務於金融顧問公司,2000年之後開始涉及投資管理。曾擔任「蜂鳥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營運長。與布魯斯.格林沃德合著《21世紀價值投資:從葛拉漢到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策略》。
譯者簡介
梁東屏
1989年至1998年擔任《中國時報》紐約新聞中心記者、主任。1998年至2012年擔任《中國時報》駐東南亞特派員。現為香港《亞洲週刊》、新加坡《新明日報》、新加坡《品雜誌》、台灣《人間福報》、台灣《優傳媒》專欄作家。2002年隻身前往阿富汗採訪,獲得當年第17屆吳舜文新聞獎採訪報導最優獎。譯作:《指數帝國揭密》《哈佛商學院的雙贏談判課》《慢慢致富》《當代財經大師的理財通識課》《排名詭計》《當代財經大師的守錢致富課》《群眾的幻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