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聖經教導子女

3 / 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6269890231

【作者簡介】

劉志雄

丈夫、父親、一些孩子們的叔叔、作者、神僕
美國資訊系統博士
貝郡基督徒證主教會長老
基督學房校長
常在北美各地及歐洲、亞洲、澳洲擔任夏令會及福音營講員。

著有《福音與教會》、《生命與神》、《生活與神》、《牽手一世情》、《按照聖經作父母》、《黑門的甘露》、《按照聖經教導子女》、《豐盛與神》、《十架七言》、《不一樣的人生》、《按照聖經孝順父母》、《約拿書》、《俄巴底亞書》、《聖經中的工作觀》、《不再抓狂》、《失敗其實不簡單》、《那鴻書》、《按照聖經談戀愛》、《活得優雅》、《永不放棄的愛—何西阿書精解》、《愛的故事:從饑荒到豐滿—路得記釋經講道》、《真有地獄嗎?—聖經中的地獄觀》、《心的故事—撒母耳記上釋經講道》等書。
譯有《見證火炬—二千年教會的屬靈歷史》、《耶穌真貌》、《按照聖經作長老》及《平等中有差異》。


【內文摘錄】

教養的觀念

1. 神賜兒女是把祝福加給我們。
2. 教養兒女不要離棄神。
3. 父母的生活樣式就是在教養兒女。
4. 省察自己在神面前的承諾。
5. 父親要負起教養兒女的主要責任。

不可因對兒女的內疚感而放鬆該持守的原則

例如:有時候職業婦女心裡常會有一種錯誤的內疚感,覺得自己整天都沒有好好地照顧、陪伴孩子,所以回家後面臨應當管教孩子的時刻,就容易覺得:寵他都來不及了,怎麼還能管教他呢?這樣的心態是偏離了聖經對作父母的要求,也是絕對管教不好孩子的。

跟孩子常常溝通

跟孩子溝通是管教的一個重要方法,但要小心避免變得嘮叨。也就是:一定要有「雙向」的溝通,而非單向。父母和孩子要一起討論問題,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從聖經看這個問題是怎麼樣的,然後讓孩子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聽完之後再回應他:哪些地方不妥或是他的想法很好……這樣的一來一往需要花時間、要有耐心,但兒女實在很需要與父母有這樣的溝通時間。

讓孩子承受後果

1. 自然的後果

例如:孩子不吃飯。請記得,作父母的沒有責任要孩子吃飯,父母的責任是為孩子預備好飯--吃不吃是他的事,不吃,他就會肚子餓。餓一次,下次就會乖乖吃了,父母不要跟著孩子起舞。有幸生活在富裕地方、生活無虞的小孩,沒有一個是餓壞的,都是吃壞的。你要讓孩子知道並且承受這種自然的後果。

2. 選擇的後果

另外也有一些後果是父母需要去說明、給予選擇的。例如,孩子到了吃飯時間不來吃,還在房間聽音樂。你就可以告訴他:下次叫吃飯時,我只會叫一次,你可以選擇聽或不聽。如果你選擇聽,那叫了就要趕快出來吃,如果選擇不聽,那也沒關係,只是結果就是「少吃了,或是吃不到」。先講清楚,讓孩子有選擇權,但同時告知每個決定,就會有後果。當孩子做出決定後,父母請尊重孩子的選擇,也必須讓孩子承受選擇的後果。絕對不可以在孩子選擇不吃之後,沒多久他餓肚子來找食物時,又因為捨不得而弄東西給他吃--不要替孩子承受後果,更不要剝奪孩子在後果中本來可以得著的學習。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