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生活的情書

4 / 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6263963771

人生行旅中,如同莊子形容的一樣;許多相遇會是「相濡以沫」,但也會有必須「相忘江湖」的時候,「相忘」是放下而不是真的忘記,畢竟所有的相濡以沫在生命中都會留下永恆的念想。
 
有藉於多年對父母的親子教養課程,以及對孩子的引導教育課程,蔡穎卿BUBU老師在歷經父、母親去世後,沉澱回首自己是如何被教育、如何形成現在的她;對照出她一生給予孩子的教育,驀然了悟人生所有的相伴,都會在生命中留下印記,這些印記也會一代一代的繼續傳遞。
 

本書特色
 
以一篇一篇軟性的散文式故事分享如何建立人生中需要具備的能力,而不是過硬的說教
包含:
☉愛的能力--關於「愛」,我知道自己走在一條康莊大道,雖然走得很慢,但是一路是做、懂、知、愛的踏石所砌。

☉果斷的重要--在中國古書記錄的源起很早,說的是:「人因為有決斷,才不會在事後面臨艱難。」

☉對工作的忠誠--忠是敬,誠是真;人若能這樣面對自己的工作和人生,多單純!

☉節制的意志--我特別喜歡「意志」這兩個字。也是在父母先後故去的此時,我才發現他們在甘苦交雜、漫長的一生中,從未對我們顯現過一絲脆弱。

☉智慧的來源--跟年長者學經驗,跟有智慧的人學智慧。

☉喪膽後的省思--我安慰喪膽之後的自己說:誰不想在安全的路上開車?有些事,你得怕;但有些事,你永遠不要怕。

☉享受工作--對工作很熟練可以呈現流利,但是,有些人卻不能在熟悉工作之後,呈現依然自然的美感。只要在熟流的動作中有「耍」、「賣弄」或「輕視」,很奇怪,美感就因為自覺而不見了。
……等等。
 
給每一個你和妳,更給每一個孩子,人生所有的學習都是點滴而來,看著別人的故事,無形中吸取經驗與智慧,願每一個讀者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值得參考學習的地方。
 
書名頁特色
書名頁用的這個圖,其實是很久以前,我們和父母、小女兒一起去UPENN探望大女兒時,小女兒看到阿公坐在富蘭克林塑像椅子上而隨手畫下的,很有爸爸老年的調皮可愛。十幾年轉眼過去。我想用這張圖作為世代傳承的意象。
 

作者簡介
 
蔡穎卿(Bubu)
 
1961年生於台東縣成功鎮,成大中文系畢業。目前專事於生活工作的教學與分享,期待能透過書籍、專欄、部落格及習作與大家共創安靜、穩定的生活,並從中探尋工作與生命成長的美好連結。
 
多年來一直深耕親子教養課程與「小住校」等啟發孩子的引導教育。
 
著有《媽媽是最初的老師》、《廚房之歌》、《我的工作是母親》、《在愛裡相遇》、《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隔代不隔愛》等。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