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發展季刊186期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人稱頌的「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就是由國家主導社會福利政策發展,透過政策、政府與政黨等「政治」元素加以推動。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透
過政策的擬定與政府的行政作為,將福國利民的措施付諸實現。而福利意識形態就主導了這個國家的福利走向,每一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福利理念,形成不同的福利體制。

艾斯平•安德森(Gøsta Esping-Andersen)在1990年的著作《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The Three Worlds of Welfare Capitalism)當中就按福利意識形態的差異,將福利
國家區分為:自由(Liberal)、組合-國家(Corporatist-Statist)與社會民主(Social Democratic)三種類型,儘管被批評以歐美國家類型為主,欠缺其他國家的分析,同時
也欠缺性別意識,但他將政治理論融入福利國家的分析,開創了福利國家研究的典範。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