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計畫,啟動!
占台灣企業總市值45%的家族企業正面臨接班潮!根據調查,台灣家族企業掌門人超過65歲的比例高於全球,已進入世代交替階段,但多數企業的傳承規畫才剛啟動。本期專題全方位剖析家族企業傳承方針,從制定接班計畫、培養接班人到順利度過交接期,確保企業在交棒過程中穩定發展,邁向永續。
【編者的話】
激進式思維
在某次採訪裡,一家大型傳產公司的董事長,被問到為什麼這麼重視永續的概念時,他的答案令我印象深刻:「重點不是我強調,重點是你相不相信溫室氣體對地球的傷害,你要從心裡相信這件事⋯⋯。」
談論永續議題時,人們很容易使出漂亮的說詞,不外乎珍視生存的環境和稀缺的資源,接著就跳到節省多少能源、減少多少碳排,以及所有關於ESG的相關指標。這類回應,聽上去就是外力驅使的變革或轉型,盡可能做到合規合法。真正打動人心的訊息,是發自內心深處的信念,就像那位董事長接著說的,「我做的事情對地球和社會是好還是壞?壞我不做,就算賺錢,我可以選擇不做!」
如何檢視這句動人的話,不只是漂亮話而已,聽其言之外,更要觀其行。照董事長自己的說法,由於他所處的產業就是「負有原罪」的高碳排,因此,必要的話,把自己的核心能力整個轉型,「有什麼不好?」
在一個變動就是常態的世界裡,確保環境永續,本質上有點像是每天把時間軸回撥一點,因為要做到從空氣中吸走的碳量,多於製造的碳量,達到「負排放」的境地;而企業在達到環境永續目標的同時,更要確保自身不被時代淘汰,達到永久存續,形同是永續加上(或乘上)永續的雙重考驗。
家族X接班
用俄國小說家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經典開場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來思考家族事業接班議題,不是為了掉書袋,而是順利的家族事業接班計畫,不外乎第一代開疆闢土,第二代發揚光大,第三代創新突破、第四代……如此代代傳承,完全沒有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也沒有家族不斷擴大的爭權和資源分配角力。可能這麼幸福嗎?
在任何意欲追求永續經營的組織裡,接班規畫本就是重要議題;甚至,有無挑選出合適接班人、制定完整接班計畫,更是檢視領導者表現優劣的關鍵績效指標之一。功成謝幕的同時,舞台上的秀還得繼續演,而且要更精彩。
如果在接班議題上,加上家族因素,困難度和複雜度不只是疊加而已,而是好與壞的力道,都以乘數計算。
美妝品牌雅詩蘭黛(Estée Lauder)自1935年創辦至今,已經傳承至家族第四代。其二代掌門人、創辦人雅詩蘭黛之子李奧納多.蘭黛(Leonard Lauder)在2020年出版的著作《成為雅詩蘭黛》(簡體版書名,原書名The Company I Keep)中,引用父親喬瑟夫.蘭黛(Joseph Lauder)說過的話:「我們不只是家族企業,我們是經營企業的家族。」這爲「家族企業」排了順序,經營在前,家族在後。
李奧納多.蘭黛亟欲推翻「富不過三代」的迷思,「有句老話這麼說家族企業:『第一代建立,第二代享受,第三代破壞。』我要創立一個偉大的家族企業,並且是那種能在很長時間裡,為很多人做很多事的企業。」
因此,李奧納多.蘭黛廣納建言、認真研讀資料,包括:哪個行業的家族企業出現重大分裂或掛牌出售,或是各家公司(無論是家族企業還是非家族企業)失敗的原因。結論是什麼?
先確立初衷,公司就是要以家族事業的方式延續。在《Dyson:詹姆斯.戴森的發明人生》裡,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很清楚,「家族企業的優勢在於,它能夠以上市公司無法做到的方式進行長遠思考和長期投資……」這點,戴森的兒子也有共識,「作為家族企業,我們選擇將所獲利潤,重新投入企業的業務之中,這樣我們就可以繼續冒險。」
其次,接班人接受培養,也要自我修煉。無論是李奧納多.蘭黛、他弟弟隆納德.蘭黛(Ronald Lauder)和家族成員,在受到良好高等教育之外,都選擇在「外面」歷練。隆納德.蘭黛說得直白:「我想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很棒。」
李奧納多.蘭黛指出,「有人說,有2件事會毀掉家族生意,即家族和生意。」說來諷刺,成因和敗因居然相同,但是這道「家務事」和「做生意」的雙重難題,無法迴避。